全部最新消息

  • 政府大刀打預售炒房 熱區恐成倒貨區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政府大刀打預售炒房 熱區恐成倒貨區

    2022/04/23 04:30文/記者朱語蕎
     

    今年因有地方縣市長選舉,讓政府除了不斷釋出重大建設利多,針對民怨最高的房價問題,也頻頻出招,包括才剛經行政院通過內政部擬具的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正草案,修法5大重點包含「限制換約轉售」、「重罰炒作行為」、「建立檢舉獎金制度」、「管制私法人購屋」、「解約申報登錄」等,首當其衝的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條款,讓不少投資客縮手,也讓預售屋未來買氣蒙上陰影。

    預售屋因具備前期付款輕鬆的優勢,成為不少資金不足的年輕小資族購屋首選,但也因此特色,成為投資客炒作房市的工具,短期紅單轉讓換約消息不斷,讓內政部下重手,盼抑制炒房亂象,在政策還未上路之際,市場也已開始出現轉售潮。

    預售市場火熱 房價持續攀高

    根據去年預售揭露的預售資料顯示,除了雙北之外,其他縣市預售市場銷售相當熱絡,尤其桃園、台中、高雄去年預售實價揭露成交都超過萬戶,台南超過8千戶,新竹縣市也超過6千戶,而以近年房地合一稅收持續拉高來看,市場上的確存有一些短期的投資行為,目前市場也出現部份去年熱銷案的轉手潮。
   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一旦預售禁止換約上路,短期內會先看到不想交屋的投資客「少賺求出場」,不過等到政策上路後,這些換約的供給又會消失,長期來講,短炒投資客會離開預售產品,預售會逐漸轉為自用與長期置產的市場,去年以來急漲的房市會逐漸降溫,房價也較不容易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。
    曾敬德表示,去年房地合一2.0上路之前,房市就出現一波預售換約潮,該換的原則上也換得差不多,不過去年下半年市場仍交易熱絡,預料在政策上路前仍會出現一波換手潮。
     

    新竹交易件數年增1倍 市場供不應求

    若以七都地區的預售屋交易數據來看,雙北地區的2021預售屋交易量的成長較為和緩,年增為8.3%,其餘五都地區的預售屋交易量從2020年的47853件,到2021年一舉衝上63200件,年增超過32%,其中,交易件數成長最為驚人的要屬新竹縣市,2021年預售屋成交件數為6517件,是前年3770件的1.73倍,
   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,新竹縣市產業不斷發展,創造大量工作機會,帶動人口成長,根據七都地區民政局資料,2021年竹北市淨遷入人口4175人,位居全台之首,自住需求自然強勁。另一方面,建商也看準這波人口從雙北移至桃竹的現象,紛紛大量購地布局桃竹地區,也帶動當地預售屋交易量。
    從數據中也可以發現,全台預售屋交易件數在雙北外地區的佔比略有增加,2019和2020兩年,雙北地區和其餘五都的預售屋交易件數比例約為3比7;到了2021年,五都地區的預售屋交易件數佔比達75%,而雙北地區略下降5%。陳金萍說,雙北地區因開發較早、大規模素地稀少,也鮮有新重劃區釋出,促使建商往南推案;再加上其他縣市政府加重投資產業園區,企業也紛紛進駐,促使人口往外移動。
    陳金萍指出,政府為遏止炒作,祭出多項針對預售屋的打炒房政策,未來投機退場,房市將回歸正常供需。值得注意的是,內政部的數據顯示,2021住宅建築執照宅數達16.9萬,破26年來的紀錄,這意味房市供給量將持續增加,未來預售屋市場是否仍呈現如2021年的高漲現象,值得多加觀察。
     

    禁止轉售「因噎廢食」 即時查核才是重點

    房產專家李同榮則認為,這種禁止轉售政策,其實是「因噎廢食」便宜行事的政策,因被批評牽涉到人民財產權,政府就再想辦法增加多項排除條款,有如當年奢侈稅翻版,要正面表列又要兼顧更多無辜者,光提出非自願的排除條款,就可能超過10條以上。
    另外,預售屋解約要申報登錄,李同榮也認為是多此一舉、防不勝防,他表示,為了不讓人民轉售而修法禁止,再為修法而修法,預防解約者再轉售,若有心建商作價哄抬售價後再行解約,並依規申報登錄,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逐案即時稽核,這才是重點。
    而從今年第一季北台灣推案量來看,雖然建照核發量頻創新高,且建商獵地未歇,但根據住展雜誌統計,第一季推案量約2,732.9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近80億元,年減幅約2.8%。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,既有的缺工、營造成本高漲導致推案進度落後,加上央行鷹式升息、第5波預售屋聯合稽查,以及打房5重拳等利空政策接連出籠,讓不少指標大案公開進度因此推遲,以致於整體案量減少。
    何世昌表示,雖然第一季供給量縮,但建案銷售仍然穩健,一般而言,單季銷售率若達到15%以上,市況就屬於安全穩健水位,但今年第一季北台灣各縣市單季銷售率均超過2成以上,新竹縣市更飆破5成,意味市場仍處變不驚。

     
    more
  • 桃園最後2字頭花園重劃區 過嶺重劃區吸脫北者目光 資料來源-好房網

    桃園最後2字頭花園重劃區 過嶺重劃區吸脫北者目光
    聯合報記者張瑞傑/台北報導

    國際因素加上通膨效益,台灣各區房價持續看漲;近年交通建設帶動軌道經濟,高鐵加上機場捷運效益,更吸引不少跨區購屋的「脫北者」、輕移民至桃園居住、投資、置產。其中鄰近桃園市與青埔特區,銜接國道1號的過嶺重劃區,更標榜僅2字頭房價,對比桃園動輒4字頭價格更顯親民,受到不少首購族青睞。

    攤開市地圖就能發現,近年房市發展幾乎都沿著國道1號建設,而國道2號、高鐵與機場捷運更是催生了青埔特區,因此桃園市中心、青埔特區房價更是受到各界矚目的區段,房價一路從2020年的4字頭持續上探5字頭、6字頭。不過隨著人口進駐紅利、公共建設速度加快之下,各地生活機能大為提升,距離青埔特區15分鐘、國道1號新屋交流道10分鐘車程的「過嶺重劃區」,房價只要2字頭,對比其他區段更顯競爭力。

    過嶺重劃區一直是桃園在地客戶眼中的好地段,過嶺重劃區屬中壢區,中壢地政事務所就位於過嶺重劃區內,商業機能集中於民族路五至六段,近年已有好市多中壢店、全聯福利中心、路易莎設點,加上鄰近中壢海華商圈、青埔特區,可享有SOGO中壢店、威尼斯影城、華泰名品城等商業設施。

    此外,區內擁有過嶺廣場、松勇公園、過嶺兒童公園、萬坪埤塘公園預定地等綠地環繞,學區上以國立中央大學為核心、從國小到大學都有的完整學區,集結生活機能、公園、學區於一身,加上鄰近青埔、又被譽為「青埔後花園」,也讓過嶺重劃區的房價悄悄逼近3字頭大關。

    專家析分析,桃園近年在航空城以及產業升級議題下,人口持續進駐、各地建設不斷,不過未來發展最需要留意的就是交通機能;觀察可以發現,交通機能好的重劃區包括青埔特區、經國重劃區等區段,房價早已水漲船高,而過嶺重劃區在交通上鄰街國道1號,距離青埔特區也不遠,目前房價仍屬於首購族可負擔範圍內,區段內學校、公園綠地多,堪稱桃園能得的文教住宅區,後市可期。

     
    more
  • 房市拋售潮快來了?專家曝落在「這時間點」:投資客必急跳車 資料來源-好房網

    房市拋售潮快來了?專家曝落在「這時間點」:投資客必急跳車
   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

    為遏止炒房亂象,政府頻下猛藥,接二連三祭出打炒房政策,後續效應也越發顯著。房產專家認為,一旦立院修法通過,致使投資客急下車,此時房市恐怕就會出現拋售潮。
    行政院會日前正式通過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正草案,將函請立法院審議,力拚本會期三讀通過。值得討論的是,內政部雖將不動產炒作行為的行政罰罰鍰上限,由5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,但也拔除最高3年有期徒刑刑責,引發熱議。
    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委員張欣民表示,雖然對於業者來說,雖然刑責部分踩了煞車,但罰鍰卻跑不掉,可按交易戶數處罰100萬元至5000萬,且可連續處罰。另外像是「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」、「預售屋解約需在30日內登錄申報」、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修法內容,明顯都是衝著「預售屋」而來。 張欣民進一步指出,可能有些人會認為,不斷罰鍰金額多少,建商都無關痛癢,但要留意這是「行政罰」,判定基準在於前線執法人員,且在此次地政司的簡報中,明確提及「潛銷、分期銷售(飢餓行銷)、網路揪團、換約加價」等,皆為建商、代銷常見銷售手法,因此實際上應當有相當效果。
    此外,張欣民也說,以目前的法案來看,打炒房存在一定的效果,尤其是換約的部分,投資客見苗頭不對,必會急忙下車。屆時修正草案立院拍板通過,宣布確切的實施日期後,房市就會陸續出現真正的拋售潮。
     
    more
  • 磁吸人口購屋!桃園10年戶數增近16萬戶 這三區竟勝過中壢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磁吸人口購屋!桃園10年戶數增近16萬戶 這三區竟勝過中壢
    2022/04/05 08:00文/記者朱語蕎
     
   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2021年全國平均粗出生率僅在6.55‰,而桃園市為六都之冠粗出生率最高,達8.9‰,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全國10年來成長近1成的戶數,六都中以桃園市戶數增幅最大,成長22.7%,增加了近159,535戶,約一個中壢區戶量之多。

    台中市以15.1%增幅居2,增加了近133,902戶,約1.5個西屯區(91,251戶)戶量;而新北市11.1%居3,增加161,317戶,快一個新莊區(162,668戶)戶量;台北市十年來才增加3%,約30,486戶,不到桃園市的5分之1。

   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協理江怡慧表示,主要是台北居大不易,高房價加上屋齡普遍老舊,相對桃園房價低產生磁吸效應,形成購屋外溢現象。

    江怡慧表示,桃園市近10年增加約16萬戶數,將近一個中壢區行政區這麼多的戶數,平均每年增加1.6萬戶量體,主要是由於桃園產業蓬勃發展,工作機會充沛,加上各項重大建設與計劃陸續推動,帶動大量人口進桃園定居。

    據內政部戶政司最新統計,桃園市戶全市各行政區皆達正成長,戶數成長幅度最多的黑馬是「龜山區」達31.5%、其次是「觀音區」增幅29.7%以及緊跟在後的第三名的「八德區」有28.2%。江怡慧分析,這三區最大的共同點為區內有新興重劃區,整齊的街廓﹑綠化公園等設施、各項建設議題與交通便捷性高,是10年來民眾購屋時深受吸引的主因。



     

    台灣房屋長庚直營店店長 林士涵表示,龜山區主要是受到交通便利、A7重劃區開發、以及產業群聚(長庚醫院商圈、華亞園區)等因素,吸引許多剛性自住客及置產客前來購屋。另外科技業、醫護所得相對穩定,買盤多為自住,因此房市有一定的需求存在,得以撐盤。

    全桃園工業區最多的觀音區拿下戶數成長第2名,台灣房屋觀音直營店店長彭勝奎表示,觀音工業區就業帶動人口移入,近年火紅的草漯重劃區,區內新大樓房價每坪約17.8萬元,而5年以上中古大樓每坪14.3萬元,1字頭房價相對青埔高鐵特區、過嶺重劃區內房價便宜,因此成為購屋輕負擔的選擇。

    八德區有許多新興重劃區開發、大型綜合購物城的開發以及大湳森林公園議題的發酵,未來捷運綠線開通更是錦上添花,台灣房屋八德豐德直營店店長黃仲儀表示,根據桃園不動產e指通統計顯示,2022年八德地區平房價每坪落在18~23.3萬元間,八德地區購屋民眾偏好廣豐新天地週邊住宅、大潤發商圈及三鄰重劃區一帶、東勇重劃區及思源重劃區,因緊鄰大湳商圈也是自住客之首選,其次往區公所商圈、埔頂重劃區一帶購屋。
    more
  • 房市熱潮不減 全台329案量再飆新高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房市熱潮不減 全台329案量再飆新高
    文/記者朱語蕎
    房市推案大檔329即將到來,在歷經疫情衝擊下,全台房市反更加增溫,今年房市也延續前兩年熱潮,推案量持續攀高,根據住展雜誌統計,今年北台灣329檔推案預估高達3420.67億元,比去年同期成長近千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紀錄,堪稱史上最旺的329檔。

    另外根據591新建案統計,新竹縣市推案量有7007億元,也創下5年新高,大台中地區量能略減,指標案多位在市中心;南台灣部分,台南市量減近7成,推案市況冷清,高雄市整體量能大增逾200億元,較去年量增4成多,表現在各縣市排名第2名。

    成本提高 消費者恐追著價格跑
   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,329檔期推案爆大量除了與房市景氣好有關外,延遲推案量挹注、百億級建案眾多,以及房價漲速加快導致案量膨脹都是原因之一,由於通膨壓力愈發沉重,原物料價格持續飆高,大多數建案因成本墊高而漲價,329檔期恐怕是個「消費者追著價格跑」的購屋季。
    今年北台灣329檔期可說是重案齊發,包括「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」、「新光人壽總統傑仕堡」、「都廳大院」、「大同莊園III」、「亞昕森中央」、「台北灣-銀河」、「宏道新竹帝寶」等7個大型指標案,如此多的百億級建案堪稱史上罕見。

    北市百億大案激增 危老都更案達千億
    何世昌指出,除了百億級建案一籮筐之外,建案售價持續調漲,也使整體案量膨脹逾3千多億元,去年下半年有部份建案因政府打房、或因建照核發塞車而延後至329檔推出的建案因禍得福,建案都還沒開賣,案量已普遍調高,甚至有建案案量一口氣暴增40億元,簡直是老天爺送錢花。此外,危老都更案也相當多,台北市都更、危老重建案量逾9百多億元,新北市重建案雖不如北市龐大,但也有將近7百億元案量,光是大台北地區329檔,老屋重建案量竟高達約1600億元。

    桃園重劃區領軍 新竹大案登場
    桃園地區,今年仍有重劃區領軍,包括:桃園中路和小檜溪、龜山A7、蘆竹南崁與大竹、八德擴大等重劃區,總推案量估約有4百餘億元。
    房價和案量漲幅驚人的新竹,根據591新建案調查,329案量較去年成長接近1.5倍,主要由上市櫃建商愛山林、宏國建設攜手推出的造鎮案「新竹帝寶」第一期帶來約300億元所致,是新竹近年規模最大的開發案。
    台中今年329檔期在市區仍有不少新案推出,位在西屯區的七期及水湳經貿園區,有興富發、豐邑等品牌建商插旗,目前當地預售案每坪開價普遍已站穩6字頭,相

    較雙北毫不遜色。而去年買氣火燙的海線沙鹿、梧棲及清水等地,目前則以當地建商推出的小量體建案為主。

    台中、台南案量略減 高雄量增4成多
    南台灣部分,台南市量減近7成,推案市況冷清,主要因全台缺工缺料、土地成本上漲衝擊,加上前兩年邁入推案高峰期,案量基期較高,業者目前轉為觀望居多。
    高雄市整體量能大增逾200億元,較去年量增4成多,表現在各縣市排名第2,主要推案熱區有左營、三民,兩區均有百億元的案量釋出,其中三民區近年幾無新案推出,這次三地、國泰建設分別推出「艾美國際城」、「國泰愛河案」等大案,挹注不少案量。

    何世昌說,今年北台灣329檔仍以2~3房為主流,唯台北市豪宅明顯放量,而台北市一線豪宅市場已睽違多年沒見到5百億元以上的案量,足見業者看好豪宅市場回溫的信心,成交價可能有機會挑戰每坪300萬元關卡。
    不過,央行剛宣布升息1碼,對房貸族來說,假設貸款1000萬元、20年期,利率1.5%來估算,升1碼後推估利率上升至1.75%,每月應還本利和為4萬9413元,每月多了1158元,1年將增加13896元,是否會影響首購族購屋意願,值得關注。
   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,市場對於央行可能的取向多有準備,而選擇性信用管制搭配政府打炒房政策,投資性買盤有縮手的趨勢,但不動產抗通膨的效果、穩定性仍優於其他投資標的,置產型買方仍有需求需求,自用買盤也有一定量體,預估今年市場交易價量應平和發展,像去年遍地開紅盤的盛況難以再現。


     
    more
  • 桃園土地交易破2千億 建商鎖定這三區搶地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桃園土地交易破2千億 建商鎖定這三區搶地
    文/記者朱語蕎
     
    桃園土地近期交易熱絡,信義全球資產統計2021年桃園土地買賣實價登錄已揭露資訊,總交易金額來到2088億元,其中重劃及區段徵收區的交易就佔了整體土地市場近4成,交易規模前3名區域都位於機場捷運沿線上,分別為高鐵桃園站青埔特區、機場捷運A20站、機場捷運A7站,且金額規模皆破百億,其中A20站地區的交易成長最為亮眼。

   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分析,桃園具有交通建設及人口紅利,且工業區以及開發中的產業園區帶動更多產業進駐,就業人口也隨之增加,建商看準此剛性需求布局,讓去年中壢區、蘆竹區、大園區、桃園區、觀音區、龜山區、楊梅區、八德區等行政區的土地交易金額都超越百億,中壢區因受益於高鐵桃園站青埔特區、機場捷運A20站下,更達500億等級。





    以重劃及區段徵收區之土地交易來看,排名第1是高鐵桃園站青埔特區,總交易金額205億元,除交通建設到位,由國泰人壽打造的置地廣場也成休閒娛樂亮點,加上航空城開發題材也讓各大建商卡位進場,連續ˇ年土地交易金額破200億元,去年就有華建、宏普、興富發等建商投資,其中興富發以24.23億元買下近2300坪商業區土地為金額最大筆之交易。

    機場捷運A20站地區,規模雖排名第2,但成長幅度卻極亮眼,受惠區位鄰近中壢市區及高鐵青埔特區下,也備受建商推案青睞,自2020年完成配地後的交易量暴增,2021年總交易金額來到145億元,較2020年成長238%。至於排名第3的機場捷運A7站地區,總交易金額107億元,建商看準華亞科技園區及中華郵政物流園區帶來的就業人口,使得近兩年交易量破百億,去年興富發以每坪153.8萬元買下近2600坪商業土地,創下此區新高價。

    柯宏安表示,建商偏愛大面積基地開發,而重劃及區段徵收區因街廓整齊又較有千坪土地釋出,所以會是其購地重點目標。像是中路、小檜溪、高鐵桃園站青埔特區等,仍會是大型品牌建商主要評估區域,但中小型建商在考量購地與開發成本下,則可能以蛋白區的新興重劃區為優先考量。
    像高鐵桃園站青埔特區未來逐漸發展成熟後,土地供給也會減少,預期土地交易熱區可能以航空城、機場捷運、高鐵等題材向外延伸擴展,轉向南桃園及西半部地區。
     
    more
  • 疫情衝擊飯店熄燈轉身 改建豪宅商辦 突圍求生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疫情衝擊飯店熄燈轉身 改建豪宅商辦 突圍求生
    文/記者朱語蕎

    肺炎疫情重創台灣觀光產業,首當其衝就是飯店業,疫情之下,不少旅館飯店改為防疫旅館因應,更有許多知名老飯店,乾脆直接打掉重建,趁著危老都更正熱,申請都更改建,在原址興建豪宅或豪辦,成為區域新地標,這股飯店改建風潮,正逐漸蔓延。
    2020年,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,跨境旅遊成為當前最不可能辦到的事,讓不少著重在國際旅遊業的飯店業,住房率一落千丈,不少商務旅館乾脆直接轉型變防疫旅館,台北市精華區的星級飯店,原多訴求國際旅客,在這波疫情中,受創最慘重。
    從去年開始,不少知名飯店就傳出將都更改建消息,今年2月,開業32年的西華飯店,正式熄燈走入歷史,讓不少老顧客相當不捨,北市知名飯店改建不只於此,包括國賓、六福客棧、神旺、首都大飯店小巨蛋館、三德大飯店,也都預計以危老改建模式,拆掉重建。

    住房率不到10% 飯店搶搭危老改建
    根據觀光旅館營運月報資料顯示,台北市在去年6月三級管制期間,飯店住用率平均不到10%,疫情前的旺季北市平均的住用率可達75%,國際觀光客少了千萬人次,在市中心大面積素地難求,政府又祭出40%最高的危老容積獎勵下,這些位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老飯店、商場,寧願選擇停業在原址重生,活化資產改建成豪宅、商辦,重拾昔日風光。
    根據統計,2021年台北市新推建案約2763億元,其中都更和危老改建案超過7成,創下歷史新高,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北市參與危老改建的基地面積已經超過10萬坪,其中約有5%是老舊飯店改建,全國首宗飯店危老案「馥敦飯店-南京館」改建後,由大陸建設推出「鐫萃」,根據實價揭露,單價多落在每坪143萬~154萬元之間。
    除了飯店外,老舊商辦大樓也成為熱門重建標的,台北市敦化南路屋齡40年的老B辦「華塑大樓」,改建成豪宅案「華固敦品」,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揭露23樓成交每坪202.9萬元,擠身兩百萬俱樂部行列。而目前揭露都更改建案最高價的預售案是「敦仰」,前身是老商辦蘇黎世大樓,實價揭露顯示預售成交單價有3筆超過每坪200萬元,高樓層的17樓成交2.68億元,每坪單價更達221.9萬元。


    北市大面積素地難尋 「類土地」成優勢
    曾敬德表示,台北市可開發的素地稀有,開發商透過參與合建、都更、危老甚至是捷運聯開的方式取得合適的開發案,近年因為危老、都更政策盛行,包括飯店、舊辦公大樓、電影院、老透天厝等,都成為熱門的改建產品。
    不少商辦大樓也趁這波危老獎勵,積極改建,像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大樓、兆豐銀行中山分行、新光產險大樓、敦化大樓、中華票券金融大樓、蘇黎世保險大樓、國泰襄陽大樓等,另外也有企業的總部辦公或營業大樓進行改建,包含永達承德大樓、佳美機構大樓等,不管是未來自用或出租,身價勢必提升不少。
   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指出,飯店原本就收到觀光團體數量下滑影響,住房率下降,之後又收到疫情衝擊,在政府提供容積獎勵的誘因下趁勢改建,不僅能重新規劃更符合未來趨勢的建築類型,若評估飯店的營收不理想,也可改變型態,轉做商場或豪宅,由於許多老飯店地段優越,因此轉為豪宅或商場具有發展潛力。

    專家警示 豪宅商辦恐供過於求
    此外,這波飯店改建潮以台北市最多,除了老飯店本就較多,國內旅遊的主力偏向中南部、花東、離島,北部不容易吸引國內觀光客,而商務客的競爭大,也是老飯店思考重新出發的主因。
    不過,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預表示,知名飯店及舊商場陸續趁著危老及都更獎勵便利性,大舉投入重建行列,勢必會對未來市場產生影響,除了幾個知名飯店改建外,目前正積極推動都更中的還有10幾棟大樓,短期間這些大樓暫時退出,將造成市場短期供給吃緊,長期則將因改建後的爆量而造成供給過剩的隱憂,預計3~5年後,A級商辦與豪宅將會爆量。
    李同榮表示,未來A辦恐供給過剩,導致租金和售價下滑,而B辦、C辦也因被A辦排擠,導致空置率增加,還無法都更的40年以上老舊商辦,將更加不值錢。而整體豪宅市場供給過多,不只讓新豪宅售價受影響,也會讓中古豪宅受到排擠,套牢的就是開發商和盲目的投資者。
     
    more
  • 首推小資購屋區!全台最夯5個行政區 前3名均價還在2字頭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首推小資購屋區!全台最夯5個行政區 前3名均價還在2字頭

    【文/記者張瀞勻】

    根據六都地政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,去年全年的交易熱門行政區前5名落在桃園、北屯、中壢、板橋、中和,其中桃園區移轉量更破萬棟,而根據信義房屋統計房價資料,前3名的交易均價仍在2字頭,顯見房價親民條件仍是吸引小資族購屋的重要關鍵。

    根據六都地政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統計,2021年六都行政區交易量前5名分別為桃園市桃園區11688棟、中壢區8338棟、台中市北屯區9068棟、新北市板橋區7548棟、中和區6733棟,而進一步探究房價,信義房屋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2021年住宅平均單價,桃園區平均單價為23.4萬、北屯區為24.4萬、中壢區為21.1萬、板橋區47.6萬、中和區44.4萬。

   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上述交易量前5名都是傳統的熱門交易區域,反應部分小資族雖然面對高房價,但仍希望住在捷運站、成熟商圈的周邊,但相對就是買舊一點、小一點、遠一點,加上搭配三十年期的房貸讓每月負擔減壓。

    而全台行政區移轉量前三名中,桃園市就佔了兩大行政區,其中桃園區交易移轉棟數去年全年為11688棟,為全台之最,信義房屋青埔A18店店長張文宗分析,桃園有三多題材,包括重大建設多、重劃區多、工作機會多,重大建設包括原有的機捷、高鐵,現又有捷運綠線興建中,又有青埔、中路、藝文特區等多個重劃區,題材眾多。

    而桃園市的工業區密集度也很高,就業機會多,加上有元智、中原、中央等多個大專院校,大學密集度高,張文宗表示,許多在桃園讀書的外地族群,畢業後留在桃園成家立業,也讓桃園房市有源源不絕的人口紅利。

    此外,桃園市房價相對雙北親民,長久以來吸引北客到此購屋,並透過高速公路、高鐵通勤,張文宗進一步分析,桃園區的移轉量較中壢區多,主因為桃園區離台北地區較近,本來人口密集程度高,近期又因藝文特區等多個重劃區開發,新房子持續吸引民眾購屋,帶動交易量走揚。

    台中的北屯區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逾9000棟,僅次於桃園區。信義房屋文心中清店店長謝明哲表示,無論官方或民間,在北屯投資的重大建設均多,包括捷運綠線、台中巨蛋、漢神洲際娛樂城等,加上重劃區帶來龐大供給量,吸引剛性需求買方湧入;特別的是,北屯行情屢創新高,但買方有剛性需求,且未來有發展性,仍願意在北屯購屋成家立業。
     
    more
  • 楊梅「消失的十年」全補回來 中古屋漲幅完勝新成屋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楊梅「消失的十年」全補回來 中古屋漲幅完勝新成屋
    2022/02/23 10:39文/記者朱語蕎

    根據桃園不動產e指通系統發現,楊梅區近3年中古屋漲幅完勝新成屋,公寓大樓3年漲幅高達27%,中古大樓成交均價自2019年的9.8萬元成長至2021年的12萬,成長幅度約2成5,而新電梯大樓漲幅14.23%,成交均價來到17萬。

    東森房屋楊梅新農加盟店吳尚信表示,楊梅房市存在所謂「消失的十年」,由於楊梅為位處中壢新竹間,在桃園整體房市未起漲前,人口多集中在兩處,使得楊梅成屋完工於2000年代較少。直至2010房市飛揚,加上楊梅交通建設逐步落成,包括台31線、五楊高架打通楊梅對外聯繫,建商始逐漸補起缺落,也吸引願意用時間成本換住屋成本之自住型客戶。

    過去楊梅主要生活區及房市交易熱點,以楊梅與埔心火車站為雙核心,近年知名建商大舉狩進位處兩站間的金山街腹地,並推出大型建案,當前房市行情最高點也在此。
    吳尚信表示,過去位處金山街建案之主力客群8成以上為自住客,近2~3年則吸引2成之投資型置產客戶,多屬意電梯大樓,以兩房800~900萬元、三房1200~1300萬元之產品為市場主力產品。指標建案如「豪發帝景」單價落在24~25萬,並強勢帶動周遭新古屋、中古屋以及老公寓行情。
    吳尚信表示,以「豪發帝景」為例,由於區域內出現屋齡、機能及環境相去不遠之新成屋站上高價,使得市場對於0~5年之新古屋期望值也隨之調高,中古大樓及老公寓漲幅更劇烈。

    吳尚信表示,過去市區之兩房加車位中古電梯大樓開價約在400~500萬元,目前都要600萬元起跳,新古屋單價則在17~19萬之間,雖然中古屋漲勢猛烈,但總價仍相對親民。
     
    more
  • 【桃園】八德擴大重劃區 捷運綠線加持 房價站上3字頭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【桃園】八德擴大重劃區 捷運綠線加持 房價站上3字頭

    2022/02/19 04:29文/記者朱語蕎

    位在八德區的八德擴大重劃區,為八德舊市區的再延伸,以棋盤式道路規劃,區內屋齡新穎,位置鄰近國道2號、國道3號優勢,吸引不少新北客群移居,由桃園市政府自主興建的捷運綠線,也在此設置站點,讓此區未來備受期待,區內新案價格也水漲船高,價格站穩3字頭大關。

    八德重劃區範圍緊鄰舊市區,以八德區公所為中心向外擴張,北至仁德路、南到豐德路,東側以仁德一路為界,西邊則臨茄苳溪,採棋盤格式規劃,道路寬敞筆直,相當舒適,生活機能主要集中在豐德路,有全聯、寶雅、全國電子和超商,採買也可至公有市場、置地廣場的家樂福,機能相當便利。
    交通動線方面,此區最大優勢就是鄰近國道2號八德交流道,以及國道3號的大溪交流道,可快速銜接至高速公路,未來還增設國道3號大鶯豐德交流道,紓解區內車潮。而捷運綠線也在此設置G01、G02站,可通往廣豐商圈、中正藝文特區,未來還將串連三鶯線,可轉乘至板南線,對於在雙北通勤族更加便利。

    公園綠帶眾多 機能便利
    重劃區內綠覆率也相當高,包括有建德、豐德、仁德等多個公園綠帶,未來還將興建八德第二埤塘公園,而一旁還有八德興仁夜市,提供區內居民逛街覓食的去處;另外,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也位在此區,規劃有托嬰中心、親子館等,提供更多機能。
    重劃區約在10年前開始有建案推出,目前中古屋最舊屋齡也僅約10年,整體環境相當新穎舒適,區內以麗寶集團為大地主,已陸續推出「麗寶大藝術家」、「麗寶青年時代」、「麗寶FIKA」等建案。預售案則有「竹風大陸」,基地位在豐田一路,規劃26~40坪。建德路、廣興三路口的「益騏福爾摩沙」,則規劃26~50坪,每坪價格在31~38萬。預售案還有「福鄉匯」,距離八德國小不遠,每坪開價在34~40坪。

    新案站穩3字頭 主打首購族
    成屋案有位在建德路的「昇捷天沐」,規劃68、89坪,每坪均價在32萬;麗寶建設的「麗寶大藝術家」分為A、B區,以2+1到4房為主,每坪價格在20~26萬。
    台灣房屋八德興豐店店長崔文翔表示,八德擴大重劃區鄰近既有的八德舊商圈,許多知名商家也陸續進駐,整體街廓道路相當整齊筆直,綠帶公園多,未來這裡更是捷運綠線的起點,也因鄰近國道3號交流道,吸引不少新北客移居,人口成長快速,讓八德國小在改建後依舊滿編。
    中古屋市場部分,區內最舊的屋齡約10年,現在每坪行情在26~32萬左右,以2~3房為主力,指名度高的社區有「深耕十」規劃4房產品、近商業區的有「宏普之星」、「皇翔百老匯」、「合雄MAX」等。崔文翔表示,八德擴大重劃區去年也跟上這波漲幅,年增有約1成左右,整體交易量也增加不少。

    八德擴大重劃區算是舊市區的再延伸,因此具備基本生活機能,車程都在5~8分鐘可達,雖腹地範圍不大,但綠帶公園多,且鄰近交流道,規劃初期就吸引不少北客移居,未來有捷運綠線,對通勤族來說更加便利。
    此區2房含車位總價約在1000~1100萬元,3房含車位約在1200~1500萬,若喜歡鄰近未來捷運站或機能多的,可選擇靠近商業區的物件,若是喜歡寧靜環境的,可選擇住宅區。

    小提醒
    捷運綠線為高架路段,兩側住家會面到高架軌道,在意風水或噪音問題的人,要避免選擇面捷運軌道第一排物件。重劃區旁有興仁夜市,營業時間人車較多,環境也較為混雜,而大型採買需要騎車或開車較為便利。
    more
  • 房價狂飆遲早「泡沫化」?數據一攤秒解答…專家示警:別再幻想會大跌 資料來源-好房網

    房價狂飆遲早「泡沫化」?數據一攤秒解答…專家示警:別再幻想會大跌
   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/綜合報導

    根據最新發布的國泰房地產指數,2021年第4季六都與新竹縣市的新建案房價再創新高。房價漲不停,但仍有許多民眾期待,炒房最終將導致泡沫化,屆時即是進場好時機。專家則提醒,期待房價大跌只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。

    面對現今房市狀況,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提出3大觀點:

    一、當前房屋過剩,房價會下跌 胡偉良指出,台灣擁有不少缺乏安全性、居住性的老朽建物,早已無法滿足民眾的居住需求,也因此常聽聞「當前房市空屋過多、新屋供過於求」的言論根本站不住腳,反倒是只見建商更積極獵地的情景。而建商也不是傻瓜,新房空著不降價求售,其實是期待更高的房價回報,而不是賣不出去。此時民眾更要有客觀的衡酌環境,而不是人云亦云,「不切實際的等待房價大幅下跌,最後一再錯失機會,淪為被收割的韭菜」。

    二、少子化與老齡化會造成的房市危機 依國發會的研究報告估算,民國125年起將出現較顯著的人口遞減現象,但縱使採用低推估的72.5%計算,每年的平均人口減少數也僅不到0.7%,亦即平均每年減少16萬人(6.4萬戶,以每戶2.5人推估);以雙北為例,平均每年減少4.5萬人(1.8萬戶)。 再從家戶及每戶人口數來看,據統計資料,當前全國戶籍戶數逐年增加,由民國99年底793萬7024戶,遞增至108年底883萬2745戶,10年增近90萬戶(每年約9萬戶),增幅達11.29%,每年增幅達1.13%,已大於人口減少比例0.7%的比例,也就是房屋的需求量仍將呈正數增加,而房屋需求坪數則將變小。 但從房屋老化的速度來看,房子的老化速度遠遠快過住宅的需求減少量。若把不堪用的屋齡標準拉到50年以上,全台每年會有7萬棟老屋要汰舊換新,大於人口減少比例0.7%所導致的住宅需求減少量6.4萬戶,這種情形在幾年後(屋齡大於60年的房子逐年增加之後)會更加明顯。 胡偉良認為,要改變這種情況,除非危老改建推動的「非常成功」,但老屋要大量改建並不容易,一方面是改建的成本(包括營造成本、整合成本和難度)愈來愈高,改建的分回會愈來愈少,因此在新屋少於老屋的情況下,預估至少在15、20年內,少子化、老齡化對整體房市不會有負面影響。

     三、房市兩極化的趨勢,使得好房子愈稀缺,不優質的房子將無人青睞 胡偉良強調,也不是說少子化、老齡化造成的房市危機不會發生,而是不優的房子會首當其衝,淪落為沒人要的棄屋。他認為,房市走向兩極化已是必然的趨勢,大城市核心區的優質好宅的需求強勁,小城市及大城市偏郊地區的房宅將無人青睞,目前已有日本房地產市場作為借鏡,當前當前日本大城市的房價仍屢創高峰,而偏郊房產卻沒人接手,成為棄屋

     
    more
  • 虎年房市打硬仗、區域拉鋸比手骨粗 桃園台中韌性最強 資料來源-自由時報地產天下

    虎年房市打硬仗、區域拉鋸比手骨粗 桃園台中韌性最強
    文/記者張瀞勻整理

    文/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

    經歷了兩年疫情衝擊,雖然去年底又出現了傳染力更強的Omicron變異株,但死亡率下降,輕症者也越來越多,不免讓國人鬆弛戒心,而歐美各國也在防疫漸現疲態之後,甚至產生想放手一搏,以群體感染免疫與疫苗接種併進的提議。

    當人們從2020年對未知的恐慌、2021年對疫苗的渴望,到2022年對疫後與病毒泰然處之,隨著量化寬鬆資金潮的大量湧出到有序退場的各階段轉折,也開始影響房產投資態度的轉變。前期的躊躇游移、中期的激情盲動到現在也應該是時候回到基本面,仔細評估減債、縮表後,尚能維繫實體投資動能不墜、需求如計畫進場、資產價格堅實膨脹的投資區域。

    從人口趨勢、產業投資兩大維度來看,桃園以產業腹地、交通條件、低價優勢,吸納北部強大外移的產業及人口,而台中市近期產業發展大爆發,又是中部縣市的樞紐,最有可為。

    從人口趨勢來看,台灣已經連兩年面臨出生人口不如死亡人數「生不如死」的人口負成長現象,但更重要的是社會遷移的變化,因為2020年人口淨遷入是1997年以來首度出現負值,而去年更從-33,978人擴大到-156,010人,其中移往外國的有18.3萬人,是1991年有統計資料以來最高,較過去每年4、5萬的平均值有倍增的現象,因此如何能在人口自然及社會負成長的逆流中成長,不但是確保城市活力,也是維繫行政管理運作的基本硬道理。

    其中全台淨遷入/人口數的比值為-0.7%,台北市大幅流失至3%,但桃園、台中只有0.1%、0.3%的影響,是六都中的資優生。另外,從各縣市人口粗出生率來看,全國平均是千分之6.8,但桃園市9.3,台中亦達6.8的水準,分佔六都的一、三名。既然遷徙的比例低,出生比率又較高,因此帶動兩市過去10年人口成長13%、6%,分居全國一、三名。

    然而人口趨勢雖然能為勞動、消費力背書,但真正拉動的是未來的產業投資趨勢,因為產業到位才代表有新職缺,新職缺又意味著新就業人口及家戶消費的跟進。光用現在的人口統計的落後指標唱衰市場其實毫無意義,因為台灣都市結構受惠於前所未有的產業、資金潮,正出現產業聚落、人口的大洗牌。從建造執照核准量來看,台中去年作為零售百貨的商業類申請面積達6.4萬坪,為全國第一,而桃園工業倉儲類更高達39.4萬坪是第二名的台中的兩倍多,兩都的辦公服務類更雄踞全台一、二名,可見未來磁吸工作機會的能量極大。

    在雙北房價已高,新竹腹地有限,南二都的產業、商圈、房價發展不同步的限制下,桃園、台中房市經歷多次景氣淘洗,外來買方的誘因最強、支援房市發展的條件最成熟,因此也吸引最多的北部品牌建商跨境投資,中長期來看,仍大有可為。
     
   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