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照、使照「誇張差距」出現!房市「這些衝擊」恐躲不過
記者林和謙政府這一波打炒房、健全房市政策,主要是要掃除房市的投機炒作,並不是要壓抑正常的自住與長期置產需求;不過這幾年房價大幅上漲,推案量也大幅增加,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,但建案銷售率除了2021年較高之外,其餘年度都低於50%,可預期未來餘屋數量會越來越多,也可從建照、使照量的差距來檢視,房市所受衝擊恐怕不小。
莊孟翰指出,建照、使照量差距驚人,且這幾年各區域大量推案,未來3、5年開始大量完工交屋階段,將有越來越多新建住宅出現,加上現有的新建餘屋量以及未賣掉的預售屋,市場賣壓會更重,當市場出現銷售遲滯時,未售出或待售餘屋,就會改變市場供需結構。
莊孟翰分析,上述的情勢之下,蛋白區將大受影響,尤其這幾年推案量體大的中南部蛋白區,房價鬆動將更明顯,議價率可達1成;利空因素、資金壓力,中小建商撐不下去的恐會越來越多,建議想買房的民眾,不要買盤出去的建案,因為業者蓋不好、無法完工的,低價接手者可能降規減配,而影響住宅工程品質及居住安全,若有建案改名再賣的,這種案子也別碰。
他表示,今年房市預期「4大皆空」,包括經濟下行、政策偏空、利率可能還會升以及房市超額供給;今年經濟成長明顯會下修,政府持續打炒房、《平均地權條例》又實施,歐美通膨仍高、利率可能還會升,國內央行也可能再跟進升息,諸多利空因素下,房市買氣會持續弱。